西安心理咨询-西安心沁源心理咨询中心      西安心理咨询电话:029-87889380 | 西安心理咨询范围: 西安心理咨询 | 学生心理 | 婚恋心理 | 企业EAP心理 | 厌学心理
YC03
YC02
地址:西安南稍门十字东北角泛美大厦B座2405号
热线:029-87889380 18691886773 13772131982
乘车:12、26、46、31、14、40、215、323、36、258,地铁2号线南门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私人心理保健 >

羞耻感是最大的心理障碍

编写: 时间:2018-09-27 点击:
咨询预约: 87889380 13772131982 西安心理咨询专家 - 郑老师为您排解各类心理问题
咨询范围: 青少年心理 婚姻情感心理 企业员工心理 职场心理 心理养护
专家提醒: 遇到心理问题,及时咨询心理专家,尽快解决心理问题能够让自己很快进入健康,阳光的生活
                                                                                                            羞耻感是最大的心理障碍

人最大的心理痛苦是自我羞耻感的心理折磨,为什么羞耻感带来内心痛苦的感知力如此强大.......?
“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它把我们和自己分开,同时也把我们与他人分开。”     ---Gershen Kaufman

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情绪/情感中,最负面的一种会是什么呢?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

绝大部分人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不适都和羞耻感有关;它和愤怒、内疚有着密切的关系;破坏性的完美主义思维也与羞耻感的驱动有关。它渗透了我们,要理解我们自身的人格表现,我们必须认识羞耻感。

们必须认识羞耻感。

羞耻感是生动而痛楚的。它有时和被羞辱、被嘲笑、怯懦、尴尬、无法成功面对挑战的感受相关。

它是一种直接针对自我的情感,它让我们贬低自我的价值。很多时候它不需要以“我做了不好的行为”为前提,一个人可以在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仅仅为自身的存在感到羞耻。

在羞耻感中,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分裂”的——想象当我们处在另一个人的眼光下——羞耻中的人的自我意识就会有这样的分裂,自己永远处在自己的眼光下

英文中Shame一词的词根,来自一个古老的意为“去遮蔽”的词语。“把自己遮挡起来”(实际上的、或者是象征意味的)是羞耻感的一种天然的表达。

和很多种负面感受一样,一定程度内的羞耻感是常见的情绪,有它独特的功能性。 羞耻感会切断一些正面情绪,例如兴奋、愉悦或者好奇。在它出现的一瞬间,它会切断由正面情绪带来的探索、投入的渴望,取而代之以警惕和抑制。“羞耻感是‘掌控’情绪。每当羞耻出现的时候,我们对其他情绪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

 

与绝大部分的情绪不同,羞耻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它潜伏在我们体内。它也是最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释放的情感,是一种最隐秘的情感——悲伤时我们哭泣;愤怒时我们发火;感到羞耻时,我们却会尽量减少面部神情,不希望他人觉察。

 

一定程度的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羞耻已经开始影响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自己价值多少的基本想法,它就是危险的——这也就是病理性的羞耻了。每一次被指责或者微小的失败发生时,这种病理性的羞耻感都会被反复体验到。病理性羞耻有时也在关系中长期潜存。怀有病理性羞耻的个体认为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因为这种自己认知中的“不足”存在,个体隐秘地、持续地感到羞耻。这种羞耻有时是不能够转换为语言来表达的。

羞耻感只有在人际互动的情境中才会被体会到。我们在社会互动中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受到尊重和避免尴尬。社会互动中,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担忧会升高,从而更容易感受到羞耻感。人们尤其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体会到羞耻感。

内疚是一种对于某些“被期待的行为”的越轨。内疚来源于背离了某种原本被期待的行为,是因为做了一些不好的行为。

 

处于内疚的状态中,并不会像处在羞耻状态中那么糟糕。它们有几个主要的区别:

 

1. 内疚关于某种行为,羞耻关于整个自己。

 

内疚和意识到自己做了一种错误的行为有关。羞耻则是介意自己在别人(或自己)眼里是什么样子。内疚者为行为内疚,羞耻者却为自己的存在羞耻。这两件事对一个人的伤害程度显然是有差距的。

 

2. 在内疚状态中的人,会比在羞耻状态中感到更多的力量。

 

内疚者是他自己命运的制造者,而羞耻者却是环境的受害人。内疚来源于自己做出的行为,因此虽然体会着负面的情感,内疚者还是能感受到对自身的控制感。

 

在造成内疚的情境中,内疚者自己是行为越轨者,Ta害怕来自正义、道德的惩罚。而在造成羞耻的情境中,缺失的是对于“造成羞耻”的施害者的惩罚,羞耻者所害怕的“惩罚”是失去与那些重要的他人之间的链接(例如害怕被讨厌,而归根结底很多羞耻者在最初都是恐惧会失去父母的爱)。这两种体验里,后者显然是更无力的。施害的角色总是比受害的角色更多感受到自己有力量。

 

尽管在内疚中,一个人感受到自己对另一个人的责任,感受到自责、道德背负以及自我批评。但Ta同时也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伤害能力的人,能体会到自己是有力量的伤害者,对方才是虚弱、脆弱、受苦、受伤者。

 

在羞耻中,自我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它虽然有时也是那些负面批判的发起人,但同时也是被批判的对象。羞耻者体会到“我不行”、“我没有能力/价值”。羞耻感让人虚弱。

 

3. 内疚指向表达,羞耻指向隐藏。

 

内疚是指向他人的。一个内疚中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宽恕和原谅,有时还会做一些补偿性的举动为了降低自己的内疚感。因此内疚更能激发一些行动,也更容易被表达以及被他人识别。

 

羞耻是指向自身的。羞耻会让人更抑制(更少做出行动),它给人自卑感。它会剥夺一个人的力量感和自信心。人们想要隐藏羞耻感——“不要让任何人看见真实的我,那太羞耻了”。

1. 愤怒、攻击、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也就是“自恋受损”时会产生自恋愤怒——人们使用“愤怒”来缓和痛苦的情绪。

羞耻感和自恋受损直接关联,当一个人的自尊受损时,Ta更容易变现出强攻击性。

羞耻感是一种有很大情绪消耗的情感,因此,它的存在会降低我们控制冲动的能力。当羞耻中的人感受到他人发出的语言或身体上的攻击信号时,他们更有可能冲动地做出反应。

愤怒是最常见的用来应对羞耻感的方法。

羞耻感,是一切暴力最初也是最本质的起因。

愤怒、攻击、暴力都是一种不良习得的、对羞耻这种过于痛苦的感觉的应对策略。用愤怒这种看似强大有力的情绪,来遮蔽令人无力的羞耻感。

为了应对羞耻,个体把内部对于自我的苛责,外化到了外界和他人身上,然后对这个外界和他人感到愤怒、加以攻击。这种感觉,要比纯粹的羞耻感好忍受一些。

不过,在羞耻和愤怒/攻击这一对关系中,自恋程度是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变量。自恋的个体在羞耻感面前会格外脆弱,也更容易被激发愤怒的表现。

愤怒过后,个体又会更加为这种愤怒的反应感到羞耻。这个现象叫做“羞耻-愤怒的循环”。

羞耻感强烈的个体,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暴力。他们更有可能在亲密关系里羞辱对方,或者使用身体上的暴力。这种暴力对他们来说的首要功能,是通过损害另外一个人的自尊感,来获得自己自尊感的提升。

越不懂得如何处理负面情绪的人,越容易出现这种模式。而由于羞耻感如此隐蔽,很难转化为语言加以沟通,伴侣们以为自己反复面对的是愤怒的问题,而难以真正处理羞耻的问题。

2. 全能幻想、虐待性的超我、受虐倾向

有病理性羞耻的问题的人,更容易陷入:“只要我变得够好、够强大,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会消失。”这样一种想法中。

“只要你变强大一切不幸都会消失”这句话不过是“你所经历的不幸都是你自己的错”的反面表述,其核心逻辑没有什么不同。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作用是对抗一种无能为力感。羞耻感会让人虚弱,它让人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而如果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错,那么至少自己有可能改变不幸——正是这样一种对命运的掌控感。

他们存在着对“全能”、“完美”、“绝对”的幻想。幻想着自己要做到全能和绝对的完美。而这种幻想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而正是因为这种全能和完美的幻想无法实现,他们又反复感受到羞耻以及内疚的情绪。通过这种幻想获得一种基本的感受“我遭遇我所遭遇的一切是因为我不能做到理想的自己”,以此来感到自己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以及这个世界的一种基本的公正。这种感受虽然也是负面的,却好过一种纯粹的羞耻感。

这种“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部分就是超我,而在病理性羞耻的人身上,这个超我显然是有虐待性的——它用一些无法企及的标准要求着这个人。

最后一些病人在这样有虐待性的超我之下,形成了受虐倾向——在受虐倾向的作用下,被动忍受的痛苦变成了愉悦,焦虑变成了性兴奋,憎恶变成了爱,分离变成了融合,无助变成了力量和复仇,羞耻变成了胜利——一切被动性都变成了主动性,而羞耻变成了胜利。

事实上,也是因为这种全能幻想,羞耻,能够激发出伟大的人类成就。羞耻就像一面镜子,它逼我们看见那些通常被隐藏起来的我们的部分,让我们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但羞耻一定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即便在羞耻感的鞭笞下,我们获得了别人眼中和社会标准下的一些成就,这些成就也无法使我们感到快乐。

羞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处理自己身上的羞耻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因此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摒除羞耻感,而是把羞耻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一定的频率之内,让它不成为我们自我价值感的底色。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一些人感受到自己一些行为思维表象背后隐秘存在的深层情感,并开始理解这种情感的


------分隔线----------------------------
友情链接
在线心理咨询
热线电话:
18691886773

心理专家郑老师


微信公众号